51個模具零件及作用 |
發布者:管理員 發布時間:2016/12/10 閱讀:3309次 |
很多人咨詢一些模具行業比較偏僻的冷門名詞,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你有什么想咨詢的請在下面寫留言即可
與啤機射嘴直接接觸,啤機射膠時須經過唧咀才進入模芯;
用于模具上啤機(模架)時方便對位; 與底板共同支撐整套模具; 在頂針板未退回到位時,開關未接通,此時線路斷開,前后模不能合模,從而保證前模不會因頂針沒退到位而撞到頂針,這樣避免了模具的損壞; 在成形完成后,頂棍推頂針板,頂針板向前推進,從而將產品頂出;
用于開模時將水口板拉開,從而使水口易取出; 在前后模合模時起到導向作用(共4支); 模具中的“導柱”也叫“導向柱”,作用就是導向。 模具的導向裝置的作用是引導上模與下模以正確位置對合。最常見的導向裝置就是導柱導套。 當模具在生產時模具溫度不斷升高,運水可讓模具在一個恒溫下生產,從而保證產品的穩定性; 在開模時若行位的彈簧不起作用時,則斜導處會帶動行位向后退出(斜導處固定在前模上的)又叫斜邊或彎銷:用作動滑塊做反復運動; 在合模時依靠斜面將行位向前推進,鏟機固定在前模上(鏟機與行位的配合面為斜面); 裝于后模上; 用于增加行位的耐磨性;(產品有扣位,所以需要做行位)
在頂針頂出和后退時起導向作用,并保證在前后模合模后,因回針和前模模胚接觸,所以可以頂針板退到位(共4支);(產品在頂出時是依靠頂針,斜頂,司筒頂出的) 固定于底板上,頂針板頂出時,司筒針保持不動;在司筒針杯頭處鎖上一個無頭螺絲,無頭螺絲的直徑視模具的大小而定,如小模具,即取5MM的距離,大模具即10MM。 當產品上有環形骨位,而且骨位的深度比較高,出模時易粘模時,則要考慮做司筒;司筒有頂出作用,司筒是固定在頂針板上的。 出模時,斜頂沿著斜方向向上頂(角度90°),斜頂出模后,斜頂與產品扣位之間距離要有 0.5MM以上,才能保證產品出模不會扣到斜頂; 將產品從模芯頂出,作用與頂針相同,但一般用于制品中心帶有細孔的圓柱時的脫模; 用于制品的柱位孔成型,配合司筒使用,并不是脫模用途; 承托B板,因注塑時受壓變型;從面板底部鎖螺絲到B板底部;
承托著頂針板,由于其面積較少,可防止垃圾積在上面,令頂針板不平或變形;從頂針板底部畫起; 用于模具的有效冷卻,使模溫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;
安裝在模具運水孔上的,用來連接啤機的冷卻水喉,一般用銅制造; A、分流道拉料桿:因分流道中所存的塑料不易脫落,便于開模時冷料脫落; B、澆口拉料桿:在開模時從澆口套內拉出主流道凝料便于與注塑機噴嘴分離,一般在冷料穴的盡端,拉料桿直徑等于澆口內徑大端的直徑,以便溝住冷料;
是完成側面抽芯的重要零件,配合導滑槽使用,用斜導柱帶動其進行側抽芯; 是滑動橫模,一般在制品側面有凹凸形狀時使用,分矩行( T 型槽)和燕尾型,使滑塊帶動成型芯平穩而準確側抽芯,其寬度公差可放寬; 起復位作用;
同拉桿作用相同,起限位作用,為雙分型面模具(細水口)中主要配件; 起限位作用,模架中常用于頂板限位(于B板反面或頂板正面); 限位針: 限制頂針板的頂出行程; 用于排出模具內本身的空氣以及因塑料受熱而產生的氣體。常見加工在分模、面及熱流道板中。另有導柱透氣槽,一般加工于上夾板及方鐵緊挨導套的部位; 主要是對滑塊(行位座)來止位的; 又叫環首螺椎;用于吊模; 安裝在頂釘組板上,用來對頂出系統導向用; 主要用于增加定、動模之間開模阻力,保證流道板和面板及定模板先于定模板和動模板打開之前打開; ⑴ 樹脂開閉塞的尼龍塞應嵌入動模板 3 MM; ⑵ 定模板開口處應倒圓角R,并拋光防止刮傷尼龍塞,如做成斜面倒角,則易將尼龍塞表面磨花,降低尼龍塞的使用壽命; ⑶ 定模板孔底部應加排氣裝置; ⑷ 與尼龍塞相配的定模板內的孔應拋光; ⑸ 切勿在尼龍塞上加油,因為加油會使其磨擦力減少; ⑹ 該產品本身已使用精密自動車修整過,圓度可達到0.01 MM以內,因此提高了尼龍塞的接觸面積; ⑺ 使用時不需要將螺釘鎖得太緊; ⑻ 尼龍塞數量的確定:模具質量100 kg 以下用直徑12 * 4個;500 kg 以下用直徑 16 * 4個;1000 kg以下用直徑 20 * 4個,若超過1000 kg 以上 則增加到 6 個以上; 因模具溫度高于注塑機,隔熱板主要作用是阻止熱散發; A、一般來說,骨位高于8 MM 要考慮做鑲件,以方便省模和排氣; B、鑲件離邊要有0.05 ~0.1 MM的距離,以防省料時省過頭; C、為方便省模而做鑲件; D、產品有止口要做大鑲件,鑲件不要鑲通;(0 ~ 1度斜面) E、圓柱,圓孔要考慮做鑲件,以方便加工,鑲針及圓形鑲件,如果頂膠膠位不平或形狀不對稱,要做定位防轉; 固定上固定板和脫料板的開模行程; 固定拉料針; 固定流道板及前后模仁; 拉動水口;
主要用于產品杯口成型; 頂出料帶,使料帶與模具脫離;是頂出膠位的一部分;
用于拉開行腔及限制行腔的開模距離; 主要用于塑料產品筋條部分的頂出,還有長條形的膠位,圓頂針無法擺下的都選用扁頂針;是頂出膠位比較深的地方; 不能加工到的地方就用銅公制成其形狀將其加工出來; 制造銅公的目的是為也無法加工的膠位(如骨位)部分準備的,將其制作成膠位的形狀,再用電火花將不能加工的膠位電流加工出來,而倒扣即需要斜導柱制造完成; 成形產品的局部形狀; 定位前后模仁; 是形成局部膠位的一部分; 用于 2 MM 以下的孔頂出產品;
安裝在滑塊的對面,安裝在斜導柱的后面。一般鎖模塊的角度要大于斜導柱的角度3~5°,滑塊在動模時,鎖模塊在定模上。在合模時,鎖模塊在滑塊后面抵住滑塊,防止注塑時滑塊因受到注塑的壓力而產生后退位移,進而影響到注塑件的尺寸,鎖模塊起到鎖定模具滑塊的作用。在開模動定模分開時,鎖模塊也同時與滑塊分離。這時,滑塊會被斜導柱或者液壓抽芯機構帶著往后退,完成抽芯的過程。 是在模具起吊、裝卸、運輸過程中不讓動定模打開,保護模具的作用。在生產注塑時一定要將它打開。一般小型模具裝一個就行了,大型模具裝2個或多個。 撬開模具每一塊板的角口位; |
|